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中心召开委托项目成果鉴定会暨2025年度课题立项评审会

发布日期:2025-04-27    作者:中心办公室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2025年4月18日下午,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“一带一路”研究中心在1213会议室召开成都市委宣传部委托项目成果鉴定会暨中心2025年度课题立项评审会。会议由中心主任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玉华主持。中心学术委员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、西南民族大学曾明教授、四川大学何一民教授、四川旅游学院王川教授、成都大学谭筱玲教授参加评审。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罗文军、中文系主任米昊阳、副教授李天鹏、中心研究人员翁士洋等参与交流。

会议伊始,与会专家对成都市委宣传部委托的两个项目《赵云研究资料汇编》《陆游在四川》进行成果鉴定。经过研究团队的精心打磨,这两个项目已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,为天府文化的现代表达与国际传播提供了坚实支撑。《赵云研究资料汇编》系统整理了与赵云相关的历史文献、碑刻铭文、民间传说及戏曲影视等多媒介资料,旨在构建兼具学术深度与应用价值的赵云文化研究体系;《陆游在四川》则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,展现了陆游在四川的生活轨迹与文学创作成就,是陆游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。

与会专家对两个项目的学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相应成果兼具系统性与完整性,达到了结题标准。同时,专家们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,提出了一些使课题成果臻于完善的建议意见,以期进一步提升项目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和应用价值。杨玉华主任代表中心感谢专家们的肯定和建议,表示将根据专家意见,进一步修订完善两部书稿,将其打造成兼具学术规范与传播价值的标杆性成果。随后,会议进入2025年度文明互鉴与“一带一路”研究中心及“一带一路”与巴蜀文化数字化工程重点实验室课题立项评审阶段。会议确定了评选基本要求:一、坚持“创新优先”,已开展过同类研究的项目不予重复立项;二、强化“成果导向”,申请人须具备与申报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;三、聚焦“双轮驱动”,紧密围绕“巴蜀文化传承创新”“一带一路文明互鉴”核心方向,突出人文社科属性与应用转化价值。与会专家针对本年度收到的多份高质量课题申报书,进行了认真审阅与深入讨论,最终确定了拟立项项目名单。

在研究中心发展研讨环节,专家们围绕学科融合、人才培养、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。曹顺庆教授提议依托中心成立“巴蜀文化国际传播智库”,联合川大、西南民大等高校组建跨学科团队,打造国家级文化研究高地。王川教授建议结合四川“天府旅游名县”建设,探索“文旅融合+学术赋能”的传播新路径,推动学术成果向体验场景转化。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筱玲教授表示,学院将从学科建设、资源配置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中心发展,助力构建“教学科研一体化、学术成果国际化”的协同创新体系。

会议最后,杨玉华主任作了总结发言。他对与会专家的辛勤付出和宝贵建议表示衷心感谢,并表示研究中心将认真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,进一步完善项目成果和立项工作;研究中心将继续秉持开放、包容、创新的发展理念,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,带队伍、出精品、强学科,为推动文明互鉴与“一带一路”研究的深入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